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这几天讨论节目方案,意外听到编导说:“讲这样的观点,我们不就和观众对着干了么?得罪了观众怎么能行?”

节目一:百度文库,偷书是为盗吗?我的观点,尊重版权是必须的,互联网时代也不能吃白食。编导说,“大多数网民在跟帖、评论中都认为:互联网应该免费。我们怎么能和大多数人对着干呢?”

节目二:发改委约谈康师傅和洗发水企业。我的观点,多家企业先后调价,主因是成本提高。发改委约谈这几家企业,是干预微观经济。编导说,“日化产品全线涨价,老百姓哪能受得了。如果节目支持企业涨价,反对发改委出手干预,得罪了观众怎么能行?”

这几位编导,在平常讨论中,对于媚权、媚富的观点非常警惕,为什么会在献媚公众上如此用力呢?

我想原因有二:一是以为和公众、和大多数人立场一致,就是“代表公众利益”,自然也是正确的。二是节目有收视率压力,一切要让观众满意。

然而,大多人的意见未必是对的。

公众希望不花钱看电子书,问题是,作家没有稿费收入了,以后谁还写书呢?发改委短时间内可以按住日化企业不涨价,但企业成本高、税负重,不让涨价就只有偷工减料或者推新品变相涨价。兰州拉面上演的“价不涨,肉少了”,难道是公众期望的结果吗?

对于媒体来说,迎合受众,只讲受众愿听的,可以短时期内赢得观众,但长以此往,媒体对公众无价值,最终无读者、无市场。

普利策有言:“假如国家是一艘航船,新闻记者就是桅杆上的瞭望手,他要及时发现暗礁和险滩,使航船能顺利航行。”

作为瞭望者,如果公众的意见是错的,媒体应该有“虽千万人,吾亦往矣”的勇气,而媒体发出的声音也应该是“独立、独到、独家”。

《舒立观察》曾有雄文《何必讳言不救市》,就是在众多股民、机构期待政府救市,而证监会态度躲躲闪闪的情况下发表的。文章发表后,引来骂声一片。然而,现在看,恰恰是文章秉持的市场、法治理念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,当年的那些质疑声早已成为喧嚣的浮云。

媚权、媚富是媒体人容易察觉的,只需有朴素的民生意识。而媚众,有天然的道德感,不容易让人心生警惕。实际上,简单的反媚权、反媚富,非理性强调“民生意识”,常常成为媚众的土壤。

不媚权、不媚富,凭一腔热情就可以做到,而不媚众,则更需要正确的价值观、清晰的认识框架、深切的责任感和高度的道德勇气。

警惕媚众陷阱。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周勇

周勇

9篇文章 10年前更新

财新视频副总编辑。先后任山东卫视新闻部制片人、中央电视台《经济半小时》出镜记者、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执行总导演、大型纪录片《中国国情报告》执行总导演,阳光卫视副台长。作品曾获中国电视奖舆论监督类一等奖,并获评中国广电学会“全国百佳电视节目主持人”。2003年获《财经》奖学金。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9篇